第1章崇祯八年(求追读,求收藏)_《西海鲛》by糖渍板栗百度网盘
废文网 > 《西海鲛》by糖渍板栗百度网盘 > 第1章崇祯八年(求追读,求收藏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章崇祯八年(求追读,求收藏)

  十七世纪的神州大地,由于全球气温下降,造成了社会动荡。

  在这一时间,全球各地都不能幸免于难,所有人都不能摆脱这场宇宙级别的危机。

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,这是最真实的写照。

  饥荒,水灾,瘟疫,鼠疫,天花等,从万历年间开始,神州大地上人口急速下降。

  崇祯元年,新皇登基,京畿赤地千里。

  自崇祯元年至崇祯八年,八年时间,陕西,山西,河南等地,天灾人祸一年比一年严重。

  天下大旱,以至农民颗粒无收,然而朝廷的税赋却丝毫都不曾减少。

  大量的饥民涌进城中或四处逃难,以乞讨或者偷盗为生,中原农村一片荒凉。

  一首民谣这样唱道:

  老天爷,你年纪大,耳又聋来眼又瞎:你看不见人,也听不见话:吃斋念佛全饿死,杀人放火的享受荣华:老天爷,你不会做天,你塌了吧。

  在陕西,山西等地,流民肆虐,灾民不仅等不来朝廷的赈济,反而是无休止的加派和裁驿。

  期间不仅要承受官府的剥削,时不时还要经受流贼的洗礼。

  十多年的天灾人祸,使的河北地区千疮百孔,民不聊生。

  这年头,老百姓根本没有好日子过,纷纷放弃种田,投奔流寇,山寨。

  大明朝廷的腐败,加上全国饥荒连年,活不下去的农民大呼:“与其坐而饥死,何不盗而死。“

  于是农民起义风起云涌,在中原大地上肆虐,高迎祥,李自成,张献忠等人汇聚陕西河南连成一片。

  炽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,仿佛要把大地上的一切都燃尽。

  在龟裂的田野间,连一株杂草都找不到,旁边的几棵大树也都是光秃秃的没有树皮。

  吃土?你不认识观音土,吃起来是会死人的。

  残破的官道上,无比空旷,别说人影,连一点能动的东西都没有。

  一队身穿布衣,头戴红笠,肩膀上扛着长枪的军兵,出现在官道上往南方前行。

  这是一支明军,从山西大同千里迢迢南下去平定叛乱的。

  这支明军队列中,除了沉闷杂乱的脚步声,以及身边偶尔经过的马蹄声,并没有多余的声音,所有人面上透露出的只有疲惫。

  不是这些人不想说话,而是刚到岐山休息没多久,一纸调令下来,自宁州往真定杀去。

  原是年初正月间,张献忠带领太平王,扫地王等人攻破中都凤阳,放火烧了皇陵亨殿和龙兴寺,还刨了崇祯帝老朱家的祖坟。

  不知道朱元璋知道了,能不能气的活过来。

  史料记载:“宝顶被穿一穴,不知深浅,地方官多讳言之”。

  “闻幽宫之骨不能保,诸臣忌讳,无一以闻。以后以獾穴为解,又因而窖之。”

  凤阳失陷,明朝皇室在流贼眼中已经没有半分敬畏,导致流军士气大振。

  崇祯帝震怒异常,改用洪承畴为五省总督(山,陕,豫,楚,川)进剿流贼,下罪己诏,告慰祖宗。

  意气风发的洪承畴不知,此时的流贼早已经不再是之前“反贪官不反皇帝”这个幼稚的阶段了。洪承畴接连吃了几次败仗,参将艾万年,副将刘国镇进剿宁州身死,兵士死伤者大半。

  曹文诏是这时候的第一名将,号称无敌将军,手下的精兵被称为天下精兵,所到之处流军无不是望风而逃。

  洪承畴为了鼓舞士气,挽回颓势,这才派出曹文诏带兵进剿流军。

  其次也是曹文诏要为艾万年报仇。

  陈东就是曹文诏这支队伍里的军卒,这自然不是他自愿的,而是被强逼着做了运粮兵,在杀了两个流贼之后,正式被填补进了正式编制。

  陈东的面色阴沉无比,默默地跟随在队列中。

  他们身上的军服已经不知道换过几任主人,陈旧布满风尘,如同行尸走肉一般,沉默的向前走着。

  陈东抬起头,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路,心中一片冷然。

  为什么呢?

  因为他知道前方是必死之路,每踏进一步就离奈何桥更近一步。

  回想起刚来这里的场景,说起来这陈东也是够倒霉。

  就在三个月前,他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,网上连载的小说连续扑街的情况下,他还是毅然决然在网吧码字爆更。

  三天之后,困倦无比的他终于闭上双眼开始趴在键盘上休息。

  再睁开眼之后,他便出现在了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。

  他继承了另外一个人记忆,并占据了这具身体。

  从二十一世纪穿越三百多年的时光,来到了崇祯八年,明朝最乱的时代。

  陈东这世的记忆也并不复杂,脑海里记忆最深刻就两个人。

  母亲赵氏本是娼妓出身,因长的貌美被富裕的陈家家主看上,收做第十二房小妾,生养的一个儿子就是他。

  陈东从小跟着赵氏,得不到父亲的关注不说,两人还会被别人欺负凌辱,连府上的下人都不把二人放在心上。

  他从小不喜读书,年少时候偷跑出家看到街边卖艺的老头,见他耍枪格外的厉害,顿时就爱上了,为了不受冷眼,不再让旁人欺负母亲跟他,毅然决然的跟着老头学艺而去。

  少年陈东天资不错,身子骨也结实,所以老人才在晚年把他收下,带着他开始走南闯北。

  直到陈东十八岁,赵老头去世,陈东因思念母亲返回老家陕西。

  六年时间,陕西已经变的残破不堪,到处都是流贼,响马。

  好不容易回到家乡,却得知陈府已经被一把大火给烧没了。

  最后在一队逃荒的队伍中好不容易才找到母亲赵氏,随后开始带着赵氏开始一路逃难。

  傍晚时分,一行人露宿在荒野之中,大部分都是一些老弱妇孺。

  成年的男子并不多,这年头稍微有把子气力的人,早就做了响马或者投奔流贼。

  杀人放火,喝酒吃肉,自然是不在话下。

  “东子,别管娘了,你自己逃命去吧。”昏暗的土坡后,赵氏虚弱的声音响起。

  陈东闻听,在附近捡拾一些荒草枯枝正在生火的双手动作稍微停顿,安慰道:“娘,再有两天前面就是县里,那里肯定有大夫,再坚持两天。”

  赵氏叹了口气,浑浊瘦弱的脸上已经没有一丝血色,黑暗中,两行清泪已经挂满脸颊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602cs.com。废文网手机版:https://m.602cs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